去往云冈石窟,必经云冈峪,当地人称云冈沟。虽是初冬季节,但一路行来满眼绿,绿到浓处必有景。这是通往云冈石窟的旅游专线,但你很难想象这是由五座大中型煤矿贯穿始终的一条山沟。
记者北上武周山,南下十里河,穿行13公里,感受云冈峪生态建设的前世今生和依靠改革带来的勃勃生机。
在佛字湾的一处山坡上,松树茂盛的枝干向两旁延伸。据了解,这树栽种了十多年了。其实,新中国成立后在这条沟搞绿化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由于山体上土少、水少、路少,加上岩石多,煤矿的采空区多,就造成了年年种树不见树的现象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991年,云冈峪一米以上的针叶树仅有16棵,云冈峪一度被称为是植树禁区。可以说,是不懈的改革让这里的树成林,山成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和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云冈峪早在1993年就获批了大同市云冈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一系列改革措施也随即出台。当时,最大的亮点就是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明确进入沟里,目所能及地方都是生态保护范围。而在当时,煤矿的生产区域和矿工棚户区几乎占据了一多半的面积。109国道依沟而建又是运煤的主干道,云冈峪是典型的“黑色走廊。当时与其说是生态保护,还不如说是生态建设更准确。
当地政府通过改革管理主体责任、改革施工主体和管养护体制、改革资金来源渠道、改革种植技术,十多年间使所有的不可能变为如今绿色的现实。其中,采取专业技术绿化队与义务植树相结合的方法,彻底改变了过去“人海战术”。参加义务植树的单位只挖坑整地,选苗、栽植、管护等技术性强的工作,全部由专业队完成。特别是改革了义务植树单位由出力、出苗到“以资代劳款”,使树苗成活率达到85%。
2008年,通过省里实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云冈峪的绿化又一次提档升级。实现了由过去荒山造林改变为荒山造林与城市园林相结合,由过去栽小苗小树改变为栽大树景观树。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又有许多新提法,云冈峪的生态治理还会有更大的变化。